【手作廚房】全自製鍋貼~從鍋貼皮製作開始! 食譜/料理/作法/步驟/icook
看到這圖片,有沒有覺得肚子餓了呢?
早上11點半,煩惱著中午要吃什麼好?天氣冷不想出門買,但又想吃些熱呼呼的料理,只好利用家裡現有的東西來製作囉!
翻開冰箱,有絞肉和一些常備蔬菜(缺了就會補上的那種),突然想吃鍋貼了!
但是,市面上幾乎買不到鍋貼皮(更何況我是打定主意不出門了),乾脆自己動手做吧!
拿出新添購的好幫手~壓麵機~(開箱試用文請點此)
開始製作鍋貼皮…
【自製鍋貼皮】 約可製作40張
高筋麵粉 300g
水 120g
鹽 1/2小匙
作法:
1.先將麵粉和鹽混合後,加入水,用筷子攪拌,直到麵糰成為碎棉絮狀。
2.用手將碎棉絮狀的麵糰按壓成一團。
3.不必均勻,只要將散落的麵粉全部按壓進麵糰成為一團就可以。
以上處理好麵糰,總共用不到5分鐘。
接下來,就是我老公和小幫手女兒的工作啦!
4.用壓麵機壓到【刻度6】-->下了這道指令之後,我就去廚房處理我的鍋貼內餡囉!
(壓麵機使用方式請參考開箱試用文)
有台壓麵機的好處就是:連外行人都能製作出品質一致的專業麵皮呢!(這錢花得真值得)
5.將麵皮兩面均勻抹上一層太白粉防沾黏之後,就可以安心的折疊麵皮然後裁切成自己想要的大小囉!(建議是長方形,但是你當然也可以發揮你的創意~)
當麵皮完成時,當然我的絞肉也製作完成囉!(我相信各家都有一套代表自己『家』的味道的絞肉食譜)
所以,接下來可以開始包鍋貼囉!
由於沒有買過市售的鍋貼皮,所以,裁切全憑我的想像~沒想到成果看起來還頗不賴!
1.將絞肉放在麵皮正中間,四周約留1cm的空間。
2.鍋貼皮的長邊對折捏合,然後左右手的姆指和食指各捏住左/右上角,再向下壓,讓鍋貼皮的側面呈現『丄』或『人』字。側邊收口的好處是,可以防止美味的內餡湯汁跑光光~
3.托盤上灑些太白粉,就可以將包好的鍋貼擺放上去囉!
4.現吃的話可以現煎,多的份量可以連盤子用塑膠袋套好之後放入冷凍庫,等到鍋貼完全結凍定型後,就可以從托盤上倒出來,另外裝袋冷凍保存囉!
1.平底鍋加點油,開中火加熱,然後排入鍋貼。
2.加2杯水(至少淹過鍋貼高度的2/3)燒滾後蓋上鍋蓋。
3. 等聽見劈哩叭啦聲傳出,表示水份快要燒乾,這時可以掀開鍋蓋,淋上少許香油。
4.繼續等到完全看不見水份,鍋貼邊緣出現咖啡色鍋巴焦痕之後,可以試翻看看鍋貼是不是已煎至理想焦度。
之後就可以盛盤上桌,趁熱品嚐囉!
就這樣,從發想到完成熱呼呼又恰恰的美味鍋貼,整個過程不用一個小時,全家大小吃得超開心,小孩也像玩了一場遊戲一樣,超有參與感和成就感的!
2015/01/17補充:
*前次製作的鍋貼皮,水份較少,撖壓得較薄,做好的鍋貼可以隱約看見內餡的樣子,非常好吃。
這次為了喜歡吃得到『麵皮口感』的朋友們再追加一個厚麵皮的食譜,做出來較有水份也較厚實Q彈的麵皮(像水餃皮的厚實感)。
【自製鍋貼皮(2)加厚版】 約可製作40張
高筋麵粉 400g
水 200g
鹽 1/2小匙
其他做法和步驟同上,唯一不同的是,這次只用壓麵機撖壓到【刻度5】就好!
小撇步